咨询热线:400-888-7686
用 AI 员工提升品牌 30%复购增长
小编 发布时间:2025-09-19
在AI技术与视频通信深度融合的当下,AI视频外呼凭借“视觉+语音”的双重交互优势,已成为金融、教育、医疗、政务等领域开展客户服务、需求调研、产品推广的重要工具。相较于传统语音外呼,AI视频外呼能通过画面传递更丰富的信息(如产品演示、证件核验指引),但也对沟通的专业性、合规性、人性化提出了更高要求。话术作为AI视频外呼与用户交互的核心载体,其设计质量直接决定了用户接听意愿、沟通效率与转化效果。那么,一套高效、合规的AI视频外呼话术,需要把握哪些关键要点?
一、合规先行:筑牢话术设计的安全底线
AI视频外呼涉及用户隐私、通信规范等多重合规要求,话术设计必须首先满足法律法规与行业准则,避免因话术不当引发投诉或法律风险。这是所有话术设计的前提,缺一不可。
(一)明确身份与目的,保障用户知情权
根据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《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》等要求,话术开篇必须清晰告知用户核心信息,消除用户的戒备心理。
身份透明化:需明确说明AI视频外呼的主体(企业全称)、AI身份(避免冒充真人)及外呼号码来源。例如:“您好,这里是XX银行智能服务中心,我是AI客服小X,本次通话使用官方认证号码为您服务,请问您现在方便接听吗?”避免使用“我是XX银行客服”等模糊表述,需明确“AI客服”身份。
目的清晰化:用简洁语言说明外呼事由,禁止隐瞒或误导。例如催收场景:“本次联系是想提醒您,您尾号为1234的信用卡有一笔1500元的欠款已逾期3天,为避免影响您的征信,想和您确认还款安排”;而非“您的信用卡有重要事项需处理,请尽快回应”。
(二)尊重用户意愿,设置明确的交互选择权
用户对视频外呼的接受度存在差异,话术需为用户提供清晰的拒绝或调整交互方式的选项,保障其自主选择权。
接听意愿确认:开篇在表明身份与目的后,必须加入确认环节,例如:“本次通话将开启视频画面,主要为您展示还款指引界面,您是否同意继续?”若用户拒绝视频,需提供语音沟通或其他替代方案:“若您不便开启视频,我可以为您转为语音讲解,或发送短信指引链接,请问您更倾向哪种方式?”
随时终止权利:在话术全程需明确告知用户可随时终止通话,例如:“若您不想继续沟通,只需说‘挂断电话’或点击屏幕挂断按钮即可,感谢您的理解。”禁止出现“您必须听完讲解才能挂断”等强制表述。
(三)保护隐私安全,规范信息获取边界
视频外呼可能涉及用户个人信息的核实与采集,话术设计需严格限定信息获取范围,明确告知信息用途与保护措施。
必要性原则:仅询问与外呼目的直接相关的信息,例如贷款回访场景可询问“您申请时填写的联系地址是否为XX市XX区?”,但禁止询问“您的家庭月收入是多少?”等无关信息。
隐私告知义务:获取敏感信息前必须说明用途与保护方式,例如:“为确认您的身份,需要您核对身份证后4位,我们会对您的信息进行加密存储,仅用于本次业务办理,请问您方便提供吗?”
二、交互优化:打造流畅自然的沟通体验
AI视频外呼的核心优势在于“可视化交互”,话术设计需结合视频画面特点,优化沟通逻辑,让用户从“被动接听”转为“主动参与”,提升沟通效率。
(一)开篇30秒:抓住用户注意力,降低挂断率
用户接听陌生视频来电的黄金注意力窗口仅30秒左右,开篇话术必须简洁、有价值,快速打消用户的顾虑。
价值前置:用一句话说明通话能为用户带来的好处,而非单纯陈述目的。例如教育推广场景:“您好,这里是XX教育AI服务中心,看到您之前咨询过考研英语课程,本次联系是为您推送专属1000元优惠券,还能通过视频为您演示课程内容,2分钟即可了解,请问您方便吗?”;而非“您好,我们是XX教育,想给您介绍考研课程”。
画面同步配合:话术需与视频画面联动,避免“说画分离”。例如话术提及“优惠券”时,视频画面同步展示优惠券图片与使用规则;提及“证件核验”时,画面展示身份证摆放指引,话术同步讲解:“请您将身份证正面朝向摄像头,画面中需清晰显示姓名与证件号,如屏幕所示”。
(二)逻辑分层:从“破冰”到“核心沟通”的递进设计
话术需遵循“寒暄确认—核心内容—需求响应—收尾总结”的分层逻辑,逐步引导用户深入沟通,避免信息过载。
寒暄确认层:在身份与目的说明后,加入简单寒暄,拉近与用户的距离,例如:“听您那边背景有点吵,需要我先暂停1分钟,等您方便了再继续吗?”或“现在视频画面清晰吗?声音是否听得清楚?”。
核心内容层:将核心信息拆解为3-5个短句,配合画面分步骤讲解,每个信息点后预留1-2秒停顿,供用户消化或提问。例如产品介绍场景:“这款保险产品有三个核心优势(画面展示优势列表):第一,保障范围包含120种重疾(画面高亮“120种重疾”);第二,确诊即赔,无需报销(画面展示理赔流程);第三,支持月缴,每月仅需200元(画面展示缴费表),您对哪一点想了解更多?”。
需求响应层:针对用户可能提出的疑问,预设标准化回应话术,同时预留“人工转接”入口。例如用户问“理赔需要什么材料?”,话术回应:“理赔需准备身份证、诊断证明、缴费凭证3类材料(画面展示材料清单),如果您想了解具体申请流程,我可以为您转接人工客服详细讲解,请问需要吗?”。
收尾总结层:用1-2句话总结核心信息,同步推送后续服务入口,例如:“今天主要为您确认了还款金额1500元,还款截止日期5月20日,还款链接已发送至您的短信,若有问题可拨打400-XXX-XXXX咨询,感谢您的配合,再见。”
(三)视觉协同:让话术与画面形成“1+1>2”的效果
视频外呼的话术设计不能脱离画面独立存在,需做到“话随画动、画为话辅”,通过视觉与语音的互补提升信息传递效率。
画面指引型话术:当需要用户配合操作时,话术需精准描述画面位置与操作方式,例如:“请您看向屏幕右侧的‘身份核验’按钮(画面高亮按钮),点击后按照提示上传身份证照片,我会同步为您讲解下一步操作”。
信息补充型话术:对于复杂信息(如表格、流程),话术仅提炼核心要点,细节由画面展示,例如:“您的套餐包含30GB通用流量和100分钟通话(画面展示套餐详情表),超出后流量按1元/GB计费,通话按0.1元/分钟计费,具体规则可查看屏幕下方的说明”。
情绪安抚型话术:当用户表现出困惑或不耐烦时,话术配合画面传递安抚信号,例如:“我知道流程有点复杂,您别着急(画面展示“耐心等待”动画),我再用慢一点的速度为您讲一遍,您有疑问随时打断我”。
三、场景适配:根据行业特性定制话术策略
不同行业的AI视频外呼目标差异显著(如客服回访、产品推广、政务通知),话术设计需结合行业属性、用户群体特点,突出核心需求,避免“千篇一律”。
(一)客服回访场景:以“问题解决”为核心,突出专业性
客服回访的核心目标是了解用户需求、解决问题、提升满意度,话术需体现耐心、专业,避免过度推销。
关键要点:问题聚焦、解决方案清晰、满意度确认。
话术示例:“您好,这里是XX家电AI服务中心,您3天前购买的冰箱已完成安装,本次回访想了解安装师傅的服务态度如何?(等待回应)……若您对制冷效果有疑问,可按屏幕提示点击‘故障检测’,我会为您展示自查步骤;若需师傅上门,也可直接预约(画面展示预约入口)。最后请问您对本次服务的满意度是1-5分中的几分?”
(二)产品推广场景:以“价值传递”为核心,激发用户兴趣
产品推广的核心目标是让用户快速了解产品优势、激发购买意愿,话术需简洁、有吸引力,配合画面展示产品亮点。
关键要点:痛点切入、优势聚焦、行动指引明确。
话术示例:“您好,这里是XX电商AI推广中心,看到您之前浏览过扫地机器人(画面展示用户浏览记录),这款新品能自动避开宠物粪便、续航长达180分钟(画面展示避障测试与续航数据),现在下单立减300元,还送清洁礼包(画面展示优惠券与礼包),点击屏幕‘立即购买’即可锁定优惠,需要帮您讲解下单流程吗?”
(三)政务通知场景:以“信息准确”为核心,突出权威性
政务通知的核心目标是将政策、通知等信息准确传递给用户,话术需正式、清晰,避免模糊表述。
关键要点:身份权威、信息准确、办理指引明确。
话术示例:“您好,这里是XX社区政务AI服务中心(画面展示社区公章与工作人员证件),通知您本次老年人免费体检开始报名了,体检时间为5月10日-20日(画面展示时间表),需携带身份证原件到社区服务中心办理(画面展示地址与路线),若您行动不便,可点击屏幕‘上门登记’预约服务,请问您清楚了吗?”
(四)金融催收场景:以“合规沟通”为核心,平衡威慑与安抚
金融催收需在合规前提下提醒用户还款,话术需兼顾严肃性与人性化,避免激化矛盾。
关键要点:事实清晰、后果明确、方案灵活。
话术示例:“您好,这里是XX银行信用卡中心AI催收专员(画面展示银行官方标识),您尾号1234的信用卡欠款1500元,逾期3天(画面展示账单明细),逾期会影响您的征信记录(画面展示征信影响说明)。我们支持全额还款、分期还款两种方式(画面展示还款方案),您今天方便处理吗?若有困难,可帮您转接人工协商还款计划。”
四、AI特性适配:让话术契合智能交互逻辑
AI视频外呼依赖语音识别、语义理解等技术,话术设计需适配AI的技术特性,避免因话术不当导致交互卡顿或误解,提升沟通流畅度。
(一)语言通俗化:降低AI识别与用户理解成本
AI对口语化、简洁化语言的识别准确率更高,同时也能减少用户的沟通负担,话术需避免复杂表述与专业术语。
避免长句与歧义:将“我们此次外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告知您,您所办理的套餐在本月底即将到期,需要为您提供续费或升级的相关信息供您参考”简化为“您的套餐月底到期,我给您讲下续费和升级的选项,您听着方便吗?”。
术语通俗化解释:若必须使用专业术语,需同步给出通俗解释,例如金融场景:“本次为您推荐的是‘LPR浮动利率’贷款(画面展示LPR定义),简单说就是利率会随市场变化调整,目前比固定利率低0.3%,能帮您节省利息”。
(二)引导明确化:预设用户回应,降低交互难度
AI对模糊回应的处理能力有限,话术需通过明确的引导语,让用户给出“是/否”“A/B/C”等清晰回应,避免沟通卡壳。
封闭性提问为主:将“您对这个产品有什么想法?”改为“您对这个产品的价格是否满意?A.满意B.不满意C.需要再考虑”(画面同步展示选项)。
容错引导设计:当AI未识别用户回应时,需给出二次引导,例如:“抱歉,我没听清您的回答。请问您是否同意开启视频画面?请回答‘是’或‘否’”,避免直接挂断或重复提问。
(三)情感适配化:通过话术传递“类人”温度
AI视频外呼虽由机器主导,但话术需融入情感元素,通过语气提示(如“温和”“亲切”“严肃”)与共情表达,拉近与用户的距离。
语气词与停顿设计:在话术中加入“哦”“呢”“呀”等语气词,配合适当停顿,例如:“您之前反馈的宽带故障,我们已经安排师傅上门了呢(停顿1秒),预计今天下午3点前到达,您在家吗?”。
共情回应预设:针对用户可能的负面情绪,设计共情话术,例如用户说“太麻烦了”,回应:“我特别理解您觉得流程繁琐(画面展示“理解”表情),其实核心就2个步骤,我陪您一步步操作,很快就能完成”。
五、迭代优化:基于数据反馈持续打磨话术
话术设计不是“一劳永逸”的,需结合外呼数据与用户反馈持续优化,让话术更贴合用户需求,提升沟通效果。
(一)核心数据监测:找准话术优化靶点
通过监测关键数据,定位话术存在的问题,例如:
挂断率:若开篇30秒挂断率超过60%,说明开篇话术缺乏吸引力或存在合规隐患,需优化价值传递与身份说明部分。
问题解决率:若用户重复提问同一问题(如“怎么还款”),说明该环节话术或画面指引不清晰,需增加演示步骤或简化表述。
转化/确认率:若用户明确表示“有兴趣”但未完成转化,可能是行动指引不明确,需优化收尾环节的操作提示。
(二)用户反馈收集:捕捉话术的“隐性问题”
除量化数据外,需通过人工抽检通话录音、用户投诉反馈等方式,收集“数据看不到”的问题:
歧义问题:例如用户误解“免费试用”为“终身免费”,需在话术中明确“免费试用7天,到期后自动扣费”。
情绪触发点:例如催收场景中“您再不还款就影响征信”的表述引发用户抵触,可优化为“为了不影响您的征信记录,我们一起看看怎么解决还款问题”。
(三)动态迭代机制:实现话术“螺旋式升级”
建立“数据监测—问题分析—话术调整—效果验证”的闭环优化机制:
小范围测试:新话术先在10%的外呼量中测试,对比测试组与对照组的挂断率、转化效率等数据。
分批推广:确认新话术效果优于旧版后,逐步扩大应用范围,同时持续监测数据变化。
定期更新:结合行业政策变化(如隐私法规更新)、用户需求变化(如季节型产品推广),每1-3个月对核心话术进行一次全面优化。
AI视频外呼话术设计是一门“合规性+交互性+场景性+技术性”的综合艺术,其核心逻辑是“以用户为中心,以合规为底线,以AI特性为适配基础”。从开篇的身份确认到核心内容的分层传递,从画面与话术的协同配合到基于数据的迭代优化,每个环节的设计都直接影响沟通效果。无论是客服回访的专业细致、产品推广的价值激发,还是政务通知的权威清晰,都需结合场景特点,让话术既“说得对”(合规准确),又“说得好”(自然流畅),更“说得进”(用户接受)。
随着AI技术的不断升级,未来的话术设计将呈现更智能的发展趋势:结合AI情绪识别技术,话术可实时调整语气与内容(如检测到用户不耐烦时自动简化流程);依托大数据用户画像,实现“千人千策”的个性化话术推送(如对年轻用户用活泼表述,对老年用户用沉稳语速);融合AR技术,话术可配合虚拟场景演示(如保险理赔话术同步展示AR理赔流程)。对于企业而言,把握话术设计的关键要点,建立动态优化机制,才能让AI视频外呼真正成为连接用户、提升效率的核心工具,在数字化竞争中占据优势。
更多文章
5G视频电话对手机硬件有什么特殊要求?
AI电销机器人软件的费用是怎么计算的?按通话量还是按坐席?
使用AI视频电话时如何实现背景虚化或虚拟背景效果?
5G新通话的资费标准与传统通话有什么不同?运营商如何收费?
AI视频外呼的话术设计有哪些关键要点?
使用5G网络进行视频电话时,画质和流畅度能达到什么水平?
部署5G视频外呼系统需要哪些基础设施和网络条件?
AI视频外呼的通话质量受哪些因素影响?如何优化?
数字人视频电话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是如何实现的?
数字人电话中的虚拟形象是如何生成和定制的?
用 AI 员工提升品牌 30%复购增长